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重庆市民族地区各区县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有力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加快保供企业生产运营,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协调解决粮油及食品加工、能源等重点企业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用工、能源、产业链配套等问题,保障正常生产。督促超市、便利店、村社供应点增加补货、补架频次,做到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发挥电商优势,为市民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二是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好企业管理责任,把员工排查、防控预案、住宿餐饮等防控措施做实做细做到位,确保企业复工平稳有序可控,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加强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决防护物资保障、物流运输、原材料供应、招工用工等实际问题,全力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三是高效落实好政策,精准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细化工作方案,把市政府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措施各项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三个方面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保经营、稳发展,确保支持对象、工作措施、执行效果“三个精准”。
四是有力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加强经济指标的监测,精准强化实体工作的调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做到一项一策、一企一策,确保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把更大精力、更强力量放到招商引资、立项增资上来。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统筹力度,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提前预判项目推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五是扎实做好“三农”和脱贫攻坚工作,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全力以赴服务疫情防控大局,加强蔬菜、肉蛋奶、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应。抢抓农时,做好春耕备耕,强化田间管理,做好禽畜疫病防控,建好粮食、蔬菜、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保供基地,发展辣椒、莼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