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部门动态

重庆市民族地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日期: 2020-06-02
字体:

 重庆市民族地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之本、富民之源、振兴之基。近年来,民族地区“五区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黔江区:大力实施“亩产万元立体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立体农业产业发展,在稳定烤烟、蚕桑、生猪3大骨干产业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发展特色水果、特色蔬菜、生态养殖、茶叶、中药材、特色粮油、特色经济林等7大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成亩产万元立体农业示范基地13.01万亩,新增经济作物15.75万亩,全区粮经比由55:45调整至40:60,全区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石柱自治县:积极构建“3+3”扶贫长效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中药材、干鲜果和休闲乡村旅游三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调味品、有机蔬菜、生态养殖三大特色产业。全县发展以黄连为主的中药材31.3万亩,以辣椒为主的调味品10万亩,以莼菜为主的高山蔬菜20万亩(包括复种面积),生态养殖中蜂12.3万群,畜禽养殖245万只(头),干鲜果在地面积17.4万亩,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稳定增收产业。

秀山自治县:大力发展五大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中药材、茶叶、油茶、果蔬和畜禽养殖,五大产业覆盖了100%的贫困村,97%的贫困户。其中,中药材产业达38万亩,种植农户3.62万户;茶叶产业达2.3万亩,综合产值近10亿元;油茶产业达21.5万亩,种植农户5.2万户;柑橘产业达20.55万亩,产量超15万吨,带动农户3.5万户;秀山土鸡年出栏1000万羽,覆盖农户5万户。

酉阳自治县:构建“6+N+1”的扶贫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山羊、青花椒、中药材、蔬菜、茶叶、油茶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以及中蜂、荞麦、冷水鱼、麻旺鸭等“N个”区域特色产业,并与农旅融合产业共同构建起完善的扶贫产业体系。构建的“村集体+龙头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中药材、优质稻、青花椒等订单农业基地27000公顷,每年订单金额在8亿元以上,覆盖带动15000余农户增收。

彭水自治县: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培育行动。力争每个村发展贫困群众参与度高的1—2个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特色产业。目前蜜蜂保有量保持在10万群,红薯全产业链年收入5.6亿元,烤烟产业年收入5亿元,畜牧业年产值17亿元。大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升农产品价值,累计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200余家,加工示范企业11家,农产品年加工产值达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