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传统村落改造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多举措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
一是积极申报中国传统村落。组织民族地区积极申报中国传统村落,黔江金洞乡凤台村、石柱黄水镇金花村等75个民族地区传统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全市中国传统村落(110个)的68%,获中央专项资金1.59亿元,重点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和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修缮。
二是组织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围绕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村庄格局、建筑风貌、历史遗存、非遗文化和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编制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53个,占全市(84个)的63%,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进行了调查和梳理,明确了传承要求。
三是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指导民族地区按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建筑特点修缮保护少数民族建筑。同时,推动少数民族文化数字化。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等4个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成功入驻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直观展示我市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和非遗文化。
四是建设市级示范点。先后向石柱自治县金岭乡银杏村、悦来镇新城村等6个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下达市级专项资金1500万元,占全市(3500万元)的41.6%,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市级示范点,促进当地群众通过开办农家乐、民宿和出售传统手工农产品等实现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