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发展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市民族宗教委创新务实,推进我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普及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在全市中小学保护传承民族体育。把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民族文化进校园重要内容。目前,黔江新华小学、酉阳职教中心、彭水职教中心、石柱民族中学、合川官渡中学等中小学在体育课上把蹴球、高脚竞速、毽球、跳绳、陀螺、秋千、民族健身操等民族体育项目作为课程内容,让学生认识、学习、传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酉阳职教中心组建的蹴球队、彭水职教中心组建的射弩队代表重庆参加了2019年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蹴球、射弩两个项目的比赛并取得好成绩,其中蹴球项目获得了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射弩项目获得了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
二是在重点区县、高校推广普及民族体育。2019年12月,下达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普及补助资金230万元,支持黔江、渝北、合川、武隆、石柱、秀山、酉阳、彭水等8个区县(自治县),西南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等5所高校场地建设、器材购置、教练员培训、运动员梯次培养等民族体育推广普及工作。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工作方案,设置民族体育课程,组织开展推广普及活动,为我市参加下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黔江区将民族健身操纳入中小学体育课和大课间操,石柱自治县在13所中小学推广普及竹铃球、板鞋竞速、珍珠球等民族体育项目。
三是在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展示展演民族体育。近年来,实施了以普及推广一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重要内容的民族文化“十个一”,推动精品特色村镇建设提档升级,有力促进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现在,黔江区板夹溪十三寨、彭水蚩尤九黎城、武隆石桥苗族土家族乡等民族特色村镇开展了花样跳绳、打陀螺、独竹漂等一系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展示展演活动,吸引广大游客观看、了解、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石柱黄水镇、酉阳龚滩镇、秀山西街等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利用“舍巴节”“牛王节”“三月三”等民族节庆活动开展土家玩牛、摆手舞、竹竿舞等民族传统体育表演。
四是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发展提升民族体育。积极支持有关区县、高校建设少数民族体育基地,指导基地挖掘、整理、推广和普及民族体育项目,培养、输送和使用少数民族文化体育人才,提高传承项目的竞技水平和表演水平,并组织各基地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国家单项体育赛事。近年来,支持黔江区、合川区承办了国家民委民体杯全国陀螺比赛、中华龙舟赛,支持石柱举办县级民族体育运动会,组织酉阳、彭水、西南大学等地积极参加国家民委组织的民族体育单项赛事。为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在民族体育推广普及中的作用,印发了《关于申报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的通知》,将在今年重新命名一批市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