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区县动态

万盛经开区“四个融合” 助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

日期:2020-05-29

近年来,万盛经开区突出“四个融合”工作举措,积极助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是与民族文化进校园相融合。将石林镇中心校、关坝田坝小学和青年小学打造为民族艺术特色学校,把优秀民族文化纳入校本课程,将民族健身操、集体舞融入大课间活动,开设了苗语、苗歌、苗舞、蜡染、刺绣等20余项兴趣小组,让孩子们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建成民族特色文化墙、文化廊道800多米,宣传栏20余个,购买民族特色服饰1000余套,配置民族、民俗乐器400余件,打造民族、民俗文化展览室10间,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校园得到广泛传播。

二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融合。积极争取少数民族文化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红苗竹木制品防蛀处理传统技艺”“苗族蜡染”“苗族踩山会”“更古红苗兽医”等11项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挖掘“田坝苗族民间传说”“天门高跷芦笙舞”“官井苗族刺绣”等四大类11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扩大优秀民族文化的影响力。通过举办论坛和苗族民族特色产品展销暨重庆“非遗”宣传等系列活动,积极推动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与文艺展演相融合。支持少数民族群众成立艺术团、表演队,万盛区苗族歌舞作为重庆市特色文化项目,应邀参加了“世界旅游日城乡旅游车”庆祝活动、中国电影“百花奖”、“金鸡奖”开幕式迎宾活动,《布谷闹春》《红苗秋韵》《幸福苗家人》等节目在重庆市文艺比赛上斩获多项荣誉。民族歌舞上元宵民俗展演,民族文化进社区活动、少数民族趣味运动会、三八节采茶技能大比拼、“中国梦· 劳动美——唱响万盛”歌咏大赛等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谐。

四是与全域旅游开发相融合。近年来,建成民族、民俗特色村寨3个,打造民族特色街1条,民族风情镇1个,新建民族文化广场1个,围绕全区9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形成了通村达组、内外畅联的交通网络,建成人行步道60余公里,全面提升了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乡村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水平,形成了全域旅游全民健身体验区、渝南黔北乡村旅游重要节点、大众创业就业示范基地、重庆微企创业发展第一梦乡村——“生态凉风·梦乡渔村”和鱼子花海农家、石林苗寨、更古苗湾等民族文化风情乡村,昔日的国家级贫困村,蝶变为美丽的“梦乡村”。持续开展龙鳞石海苗族“踩山会”庆典活动暨世界苗族文化艺术节,“苗族飞歌”联谊会暨苗年节,携手百合网共同举办的主题为“金秋爱情季·相约古石林”的大型百人相亲现场体验活动等,强化少数民族文化与地方旅游的深度融合,既实现了全区少数民族贫困户100%脱贫,又助推了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