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区县动态

【黔江区】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共同构建美好精神家园

日期:2022-09-13

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创新性开展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构建美好精神家园。

一是以筑牢活动阵地为出发点,夯实传承基础。成功打造濯水电影家协会拍摄基地、北京电影学院濯水实训基地、中国文联创作基地、石鸡坨土陶制作校外手工实训基地。建成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土家民俗博物馆、土家民俗歌剧院、万涛故居及水车坪红军树革命纪念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体服务设施建设,建成国家一级图书馆、国家一级文化馆,配套完成30个乡镇(街道)公共文体服务中心、219个农家书屋、76个文化中心户和193个农体工程(农民健身点),确保各族群众能够充分感受和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赓续红色文化的精神和血脉。

二是以培育示范引领为侧重点,注重典型带动。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大力培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点。以区民族小学、民族职业职教中心等学校为示范,将民族传统体育、民族舞蹈、民族音乐、传统编织、土陶制作等融入学校兴趣课和技能课,培育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民族小学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八个一”活动成为享誉全国的品牌,多次受到国家民委、教育部表扬。以建设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契机,加大非遗文化的传承创新。全区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市级非遗项目33项,区级非遗项目197项,建成市级教育传承基地2个,市级非遗传习所10个,市级非遗扶贫工坊2个,市级非遗传承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黔江区濯水非遗小镇、黔江区小南海新建村入选“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三是以塑造文化品牌为着力点,丰富传承载体。积极打造具有黔江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原生态特色的文艺精品节目,原创大型歌舞诗剧《云上太阳》前往法国、巴西等国访问巡演,大型民族歌舞诗剧《濯水谣》到市京汇演,后河古戏《天理良心濯水人》实现常态演出,黔江民族文化影响力大为提升。不断加强民族知识研究,编辑出版《黔江方言俚语》《黔江民间故事》《黔江民俗礼仪》等系列民族丛书。积极推广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木球、陀螺、蹴球”被授予全国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蹴球、陀螺在全国七运会上斩获金牌,《土家摆手操》《八宝铜铃舞》、《白虎神鞭赶太阳》等表演项目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土家花样跳绳队在亚锦赛获得9金6银4铜、在全国各大赛事中获得35金31银15铜的好成绩。电视剧《候天明的梦》《幺妹住在十三寨》充分对外展示了黔江民族文化特色和风貌。以举办“中国土家族文学奖”颁奖典礼、“多彩中华——重庆黔江少数民族电影展映周”、“中国原生民歌节”等为平台,深入开展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载体。

四是以文旅融合发展为落脚点,彰显传承活力。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独有魅力和特色,大力推进以文促旅、文旅融合。在传统休闲自然观光游的基础上,不断植入文化体验游,不断开发创新文创产品,西兰卡普、黔江鸡杂、土陶制作等非遗项目逐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加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利用,以小南海板夹溪十三寨“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濯水古镇“国家历史名镇”为新的契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特色游,民俗文化体验游,美丽乡村休闲游,以此有力带动民宿、民间工艺品、特色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效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化,不断增强民族传统文化接力传承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