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四举措”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近年来,重庆市江津区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民族团结促进会这个点带动社会面,点面呼应,以点促面,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建好基层工作平台。把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基层党建重点工作,积极构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环境。依托各镇街形成1+30模式,即“1个区级促进会+30个基层工作点”,建立民族工作台账,实时动态更新管理,深入了解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水平、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情况等,进一步明确民族工作的工作重点和抓手。目前,52名促进会会员与1000户各族群众交朋友、结亲戚,全年涌现好人好事3000余次,捐款捐物约12万元。
丰富宣传教育形式。突出文化引领,依托送文化下乡、“村晚”等平台,结合国庆、春节、中秋节、元旦等重大节日,组织“同心筑梦、欢乐一家人”等活动,开展以“‘农民运动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技能比拼、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用中华文化浸润各族群众心灵。创新载体方式,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坚持“一镇一主题、一月一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宪法法律法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增进“五个认同”。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围绕“感动江津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故事,深入挖掘身边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努力形成“老典型常树常新、新典型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先后表彰3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依托微信公众号、村村通广播等平台,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做到手机里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纸上有文章、网络里有故事,形成“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情,人人都说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的良好局面。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将民族工作紧密结合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服务业提质等重点工作,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工作品牌,建成民族文化长廊10个、民族文化墙30处。整合少数民族项目资金,对乡村振兴试点镇的相关基础设施进行重点帮扶,累计实施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项目50余个,探索开发民族文化和产业振兴融合的乡村旅游项目20余个,共惠及基层群众超10万余人。同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江津中学、杜市小学、龙门初级中学20个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12个中小学成功获评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