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黔江区邀请《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画报》《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级知名杂志刊物,举行了“寻道中华之武陵走廊”采风活动、“道中华黔江行”文旅推介活动等多重文旅宣传推广活动,着力展现黔江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风情和浓郁的烟火气息,各民族在此相遇相知相伴、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荣共存,织就了一幅各民族唇齿相依、相融共生、亲如一家的美好画卷,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立足文旅禀赋,构筑精神家园。各族群众因共同的审美体验,在濯水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在蒲花暗河的游船中,在土家十三寨的民宿间,打破地理与心理隔阂,面对面交流,相遇相知相伴,在旅游场景中建立起初步的情感连接,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致力文旅开发,巩固交融发展。黔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民族手工艺品销售等,各族群众成为发展的共同参与者与受益者,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产业链上互为依靠、在市场上相互成就,经济层面深度互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是深化文旅融合,凝聚文化共识。黔江土家苗汉共生共荣,共同创造着灿烂的中华文化,濯水古镇、土家十三寨、小南海地质公园、白垩纪恐龙化石等,以不同的方式书写着黔江厚重的历史。各族人民走进黔江,感受巴楚文化、土家文化、苗族文化在黔江的交融共生,体验“南溪号子”、西兰卡普、摆手舞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民族演员同台演出,不同民族游客共学民族舞蹈,文化互动与相融共生,共同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