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要求、新规定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区“四山”保护提升的工作要求,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纳入“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重点任务清单,按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有关工作要求,指导区县民族宗教部门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和群众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
二是强化工作调研,督促问题整改。坚持把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份内之事和应尽之责,认真开展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检查,针对民族地区农村水系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会同市农业农村委指导相关区县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保护和建设,实施“云上村寨”工程,推动民族地区融入和服务发展全局。开展宗教活动场所生态环境保护和中心城区“四山”保护提升工作,对北碚区绍龙观、缙云寺,南岸区南山寺、涂山寺、老君洞,江北区僧官寺,大渡口区石林寺等中心城区“四山”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文明敬香、合理放生、文物保护等工作开展调研。通过近年来的宣传教育,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特别是中心城区“四山”宗教活动场所能够积极落实生态环保要求,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清净庄严。大力支持中心城区“四山”宗教活动场所保护修缮工作。指导区县围绕宗教活动场所自建房、消防、地质灾害等安全隐患开展排查,确保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稳定。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筑牢思想屏障。结合“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和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活动,指导区县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营造爱护生态环境、崇尚绿色自然的良好氛围,引导信教群众牢固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自觉爱护宗教活动场所环境。持续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营造勤俭节约、知足适度的良好氛围。加强燃放香烛等管理和引导,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杜绝火灾及其它安全隐患,确保宗教活动场所安全。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指导各区县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和宗教界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二是抓好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排危修缮支持力度,指导宗教活动场所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自建房、消防、地质灾害等安全常识宣传教育,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督促宗教活动场所及时排除房屋安全隐患,确保宗教活动场所安全有序。
三是开展宣传教育。加大宣传教育,持续巩固“文明进香”成果,督促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巩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为信教群众创造良好的宗教活动场所环境。引导宗教界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中蕴含生态环保的内容,通过讲经说法等方式加强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信教群众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