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区县动态

【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五大乡村建设”开出民族团结进步“五朵金花”

日期:2021-03-18

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是“重庆市第二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重庆市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单位”“重庆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乡镇”。近年来,全乡坚持把“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贯穿到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发展、民生事业改善、社会治理等各项发展中,坚持一手抓民族团结创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共同搞好“五大乡村建设”,开出绚烂的民族团结进步“五朵金花”。

一、以旅游风情乡建设为亮点,开出产业之花

自2016年以来,建成枫林寨景观门牌、土家美食文化区、民族文化馆、民族文化广场、土家特色农贸市场等项目,集民族文化展示、亲子娱乐、群众休闲、活动展示于一体,形成游客休闲锻炼打卡之地;推动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三峡古枫香园、民宿、帐篷酒店和龙凤溪谷景观廊道、鹿鸣垭森林公园、特色枫香林景区项目;围绕民族村寨建设,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加快技术指导、升级改造、评星定级,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围绕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完善场镇居民集中区交通、餐饮、住宿、商贸、休闲游乐等公共设施。现发展餐饮32家、住宿接待量1万余张床位、停车场7个,每年吸引重庆及周边游客休闲避暑,定期举办各类乡村旅游活动,年累计到访游客50万余人次。

二、以特色农业乡建设为支撑,开出致富之花

拟定以“传统烟叶生产为主导,黄桃、中药材产业为特色,蓝莓、火参果、晚熟清脆李等高山特色小水果、山羊、肉牛、林下鸡等种养殖业为辅”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思路,狠抓特色效益农业发展。2016-2020年累计种植烤烟、白肋烟1.5万亩,收购3.4万担,实现烟农增收4310万元。累计种植黄桃2000余亩,中药材3500亩,发展种植清脆李1200余亩;新建生态猪养殖场单元10个,养殖规模将达到1万余头以上;深化推广“石桶寨”、“土家福”农业品牌,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产业,引进“腾讯为村”建成场镇电商展销集中点1个,集中整合电商网点销售各类土家特色农产品,开展电商推介和电商销售等活动,累计农产品销售额达700余万元,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以脱贫示范乡建设为助力,开出小康之花

全乡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统筹抓好就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以及社保兜底扶贫等各项帮扶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基础设施项目212个,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整治便民服务中心7个,新建文化中心7个、村文化室14个,提高村居服务水平;新建安装垃圾亭112个、垃圾桶1566个,改善了村居全域环境;整治山坪塘156口,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8个,新安装供水管道12.8公里,确保全乡人畜安全饮水;完成龙白路、狮凤路恒合段32公里道路升级改造工程,闭环实现“一小时万州”目标;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机制,最大程度上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截止2020年12月,贫困发生率降至

四、以民生幸福乡建设为滋润,开出幸福之花

全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等重要理念,抓民生事业改善取得良好实效。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7%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0%以上;最低生活保障、城镇新就业人员800余人,安置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实际在岗数55个,发放困难群体临时救灾救济资金150.9万元、小额担保贷款1105万元。加强对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的管控服务,落实奖补政策。扎实开展退役军人服务工作,解决贫困退役军人“三难”资金,悬挂光荣牌607人,送立功喜报1人。全面实现各族困难群众应保尽保、精准保障。

五、以平安民族乡建设为守护,开出和谐之花

大力维护和保障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一是建立常态化的走访摸排机制。组织驻村干部、村社干部及镇属单位负责人定期走访、摸排,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意,建立属地管理、接访受理和化解纠纷的联动机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推动法治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立“少数民族服务窗口”2个、“少数民族维权站”15个,设置民族报刊取阅点15个、民族团结标语展板500余幅(块),拍摄制作“外宣视频”3个,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管理机制”,常态化发挥院坝会、LED等作用,通过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等推进普法教育,积极预防和依法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综合运用法律、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化解,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