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三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江津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凝聚奋进合力、抓好阵地建设、强化主动服务等举措,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凝聚奋进合力。坚持政治引领聚合力,奏响情感共鸣“同心曲”,用群众的身边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摆事实、讲道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微宣讲内容,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故事”活动,推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等20个感人故事叙事析理、寓教于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感可触、可亲可及。联合区教委成立“石榴籽”宣讲队和青年讲解志愿服务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青少年视角、语言,深入校园讲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故事60余场次,在潜移默化中将大爱的种子埋入少年儿童心灵深处。
二是抓好阵地建设。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作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一地一品一特色”统战载体创新活动,打造文化长廊、文化步道等30个民族团结阵地,在20个中小学设置主题教育展厅及宣传栏,开放民族文学图书1200余册,累计创建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浸润涵养各族群众的爱国情怀、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成效越来越显著,
三是强化主动服务。依托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平台,为辖区各族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结对帮扶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服务少数民族群众500余人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施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项目50余个,探索开发民族文化和产业振兴融合的乡村旅游项目20余个,辐射带动周边2000余名群众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