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区县动态

【彭水自治县】文旅融合促“三交” 齐心共绘同心圆

日期: 2025-11-03
字体:

近年来,彭水自治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擦亮“世界苗乡·养心彭水”旅游品牌,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实现文化旅游与民族团结进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强化规划引领,凝聚旅游促“三交”合力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出台《推进“渝旅同行”工作方案》,将民族团结元素全面融入旅游景区建设与线路设计中,引导各族群众投身文旅产业,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建“全民共建、成果共享”的良好格局。今年1-8月,累计接待游客2514.1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44.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40%和23.99%。目前,文旅产业占GDP比重超过7%,带动就业超3万人,实现文旅发展与民族团结协同共进。

二、深挖文化资源,增进旅游促“三交”共识

深入挖掘黄家镇红军街等红色文化资源,整理编撰《一张留言条的故事》等红色经典故事30余篇。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市级非遗项目35项,苗绣作品《砥柱铭》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同时,常态化开展唱苗歌等民俗活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有效增强了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打造平台载体,增强旅游促“三交”动能

在蚩尤九黎城建设中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00余万元,其被评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0万元建设蚩尤九黎城台湾馆,集中展示台湾特色文化及文创产品,连续8年举办“渝台少数民族交流活动”。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50万元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彭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安排15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开展端午大巡游等系列活动。通过场馆联动与活动叠加,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将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

四、丰富节赛活动,提升旅游促“三交”格局

坚持以节为媒、以赛引流,连续成功举办十四届乌江踩花山节、八届渝东南生态民族旅游文化节,推动“民族+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借助渝厦高铁开通契机,适时推出“摩围山露营音乐季”等特色活动,激发旅游市场活力。常态化开展苗歌、苗舞等民族传统文化展演体验,促进各族群众与游客互动交流,生动体现旅游在促“三交”中的重要作用。彭水县已连续五年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五、推出精品线路,搭建旅游促“三交”平台

整合全县优质旅游资源,策划推出红色记忆、苗族风情、非遗传承等5条精品旅游“三交”线路。蚩尤九黎城景区荣获“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为非遗活态传承与游客沉浸式体验筑牢根基。依托台湾馆作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平台优势,通过线路设计与内容提升,持续传递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价值理念,为各族群众及海内外同胞交往交流交融搭建实体平台。

六、塑造品牌形象,拓宽旅游促“三交”途径

实施“全域旅游+品牌升级”战略,着力打造“世界苗乡·养心彭水”IP,建成1个5A级、3个4A级、4个3A级旅游景区和1个市级旅游度假区,形成多层次品牌矩阵。我委申报的《彭水“一节一赛”打开文化自信之门》的典型案例获国家民委全国推广,全国100个,我市仅1个。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县射弩队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的优异成绩。